< 返回

享受汽车文化 拥有车模

发布时间:2009-08-04 17:25

 

 


   “你不能拥有全世界,但你可以买个地球仪;咱买不起昂贵的名车,弄个模型也能过把瘾。”车模发烧友韩奕在车模上没少投资,已经拥有了几十辆不同款型车模的他心里充满愉悦:“不一定要它增值,享受汽车文化也是一种乐趣。 
你看它每一个零部件都是那么精致,车灯、底盘、发动机、方向盘及制造商的标志等,一应俱全,简直就是真实汽车的缩影。”真实汽车的缩影如今汽车已经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汽车模型作为一件精湛的艺术品、作为真实汽车的缩影,人们喜欢把车模作为藏品,珍存在橱柜中。犹如自己的车展,不仅展示了汽车设计大师的杰作,也反映出收藏者本人的个性、审美观和生活情趣。汽车模型大多数以那些在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或代表当时最新科技的最新车型为蓝本。可以这样说每一个车模就是一本立体的汽车百科全书里精彩的一页,是汽车文化的一个载体。 
世界上首批汽车模型始于1914年的美国,当时它的造型为T型“福特”轿车的雏形。到了1920年,则有“别克”车模的出现,1935年以后,做工精良的德 国路易斯“VW”与“BMW”等名牌车,也相继出现在车模行列中,二次大战以前,车模多数用铁皮制作,工艺也很简单,形状尚不逼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车模的制作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制作的材料也日渐丰富,以合金材料为最佳。车模的做工也越来越精细,已完全变成了实车的缩影。收藏车模的人逐渐增多,一些早期出厂的车模开始为人们所关注,一些做工精致,限量生产的名牌车成了抢手货,使这些车模的身价在很长的时间里上升了百倍、千倍。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车模集藏水平很高的德国,曾有一种存世量极少的名车模型,竟拍出了360万马克的天价。在美国,有一种当年仅卖几美元的铁皮制车模,也拍出20万美元的纪录。在我国,车模大幅增值的事也不鲜见,如香港制作的“MATCHBOX”品牌1∶43古典车模型在1991年成都市场零售价每辆仅7元多,而今市价已300元,在10年的时间里,其增值速度之快显而易见;又如1984年邓小平在国庆35周年阅兵仪式上乘坐的“红旗(参数配置 图库)”检阅车(CA770TJ)模型(1:24),全车有300多个零部件,均按比例缩小,并采用最新工艺制作生产,限量生产9999辆,在每辆车模的底盘上刻有编号,成为第一种中国厂家生产的高质量的模型车,深受车模爱好者的喜爱。 
小身材大工艺车模虽小,但制作起来可不简单,仿真车是严格地按比例把世界各式名车缩小后制造成的模型。外形用大比重合金材料压铸成形,表面打磨喷漆,精细亮泽,其内部结构如发动机、底盘、仪表板、座椅、雨刮器、大小灯等部件仿造得惟妙惟肖。有些上等的作品甚至连车的重量和发动机、传动机构的运作也按比例缩小表达出来。质感、结构、油漆工艺等仿真程度令汽车专家也叹为观止。 
现在越来越多的收藏者投资车模,是因为车模除了欣赏和学习科学、历史和文化知识外,确实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比如车模中的一些极品,限量生产后,毁模绝版,且每辆均有绝版编号及单体绝版公证书,使每一个收藏者成为独一无二的拥有者,其收藏价值非比寻常。在我国,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汽车模型的爱好者们也渐渐在中国民间收藏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一位资深车模收藏者说过:从汽车模型中能够感受科技的力量、时代的气息,它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录,也应是现在和未来的提示。 
生产过程集中了当今先进工艺技术。在车模的生产过程中集中了如低熔点合金压铸、负离子喷涂、曲面移印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工 艺加工过程,并且依赖大量人工打磨、装拼等手工劳动。此外,为了保证车模长时间摆放不变形和不褪色,车模还要有足够的刚度和表面质量。因此,车模天生就是一件身价不凡的工艺品。 
汽车模型大多数以某个时代最新科技的最新车型为蓝本。一个车模就是一本立体的汽车百科全书里精彩的一页,是汽车文化的一个载体。因此,车模能成为汽车文化崇拜者争相收藏的对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正因为汽车模型具有工艺美术价值和文化纪念价值,因此注定了其增值的潜力和空间。 
手工操作完成。车模由手工操作完成,因此每一款车模都不可能无限量生产,尤其是零件数目超过200个以上的车模精品,达到一定数额,厂商便会封版停产(模具磨损是停产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那些限量生产销售的品种,生产定量后厂家予以毁版,永不再生产,以示其产品的珍稀程度。 
收藏模型是学习汽车知识的一把钥匙,同时又可作为日常家居装饰摆设,向别人表明个人喜好、体现个性的一种方式,不可否认它还是一项物质财富积累的手段,一项精神文明和物质财富双丰收的文化娱乐活动。 
将各种品牌、类型的汽车按规定的比例缩小制成模型,使人们能够在很小的空间里把汽车设计师们 的杰作聚集起来仔细地观赏,在了解了汽车设计、结构之余,获得非凡的乐趣和满足感。
                                                                                                      出处:中华工商时报